历史故事:“闭门羹”是什么羹

| 网友投稿
历史故事:“闭门羹”是什么羹

众所周知,拒绝客人进门叫拒之门外。那么,你知道这里的“关门”是什么样的“汤”吗?

其实“关门”这个词出自之《云仙杂记》第一卷:“不相见,关门。”

传说唐朝时,宣城女子石凤,如花似玉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所以很多年轻男子都来拜见她,但是很难见到她。因为她见客时,要求客人先呈上一首诗,如果看中了这首诗,她愿意见客。如果客人不会写诗,或者献上的诗不被她欣赏,她就要求家人在门口用一碗汤招待对方,礼貌地拒绝接待来访者。

久而久之,来访的客人只要看到门前的汤,就会心领神会,主动离开,所以人们把这种汤叫做“闭门羹”。久而久之,人们已经把“关门”当成了拒绝的代名词。

据说石峰的“闭门羹”是豆腐和鸭肠做的。之所以用这些不起眼的食材做这道菜,是为了表示主人对客人的轻视。然而,石峰自己也没想到的是,一些不法之徒吃了石峰的“闭门羹”后觉得味道不错,导致一些人也去品尝“闭门羹”。如今“闭门羹”已经成为安徽沿江传统名菜!

当然,用浓汤招待客人比直截了当地说不更委婉礼貌。可惜直到现在,拒绝客人的时候,只有“关门”没有好吃的“汤”。